![]() |
品牌 | 基础创新塑料() |
货号 | RF0057E |
用途 | 塑胶制品厂 |
牌号 | RF0057E |
型号 | RF0057E |
品名 | PA66 |
外形尺寸 | 25KG |
生产企业 | 基础创新塑料() |
是否进口 | 是 |
PA66 基础创新塑料() RF0057E
机械性能 | 额定值 | 单位制 | 测试方法 |
---|---|---|---|
拉伸模量 | |||
-- 1 | 7170 | MPa | ASTM D638 |
-- | 7300 | MPa | ISO 527-2/1 |
抗张强度 | |||
断裂 | 157 | MPa | ASTM D638 |
断裂 | 160 | MPa | ISO 527-2 |
伸长率 | |||
断裂 | 3.6 | % | ASTM D638 |
断裂 | 3.7 | % | ISO 527-2 |
弯曲模量 | |||
-- | 5860 | MPa | ASTM D790 |
-- | 7000 | MPa | ISO 178 |
弯曲强度 | |||
-- | 231 | MPa | ASTM D790 |
-- | 242 | MPa | ISO 178 |
摩擦系数 | ASTM D3702 Modified | ||
与自身 - 动态 | 0.68 | ASTM D3702 Modified | |
与自身 - 静态 | 0.52 | ASTM D3702 Modified | |
磨损因数 - Washer | 80.0 | 10^-10 in^5-min/ft-lb-hr | ASTM D3702 Modified |
冲击性能 | 额定值 | 单位制 | 测试方法 |
---|---|---|---|
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| |||
23°C | 100 | J/m | ASTM D256 |
23°C 2 | 8.6 | kJ/m2 | ISO 180/1A |
无缺口悬臂梁冲击 | |||
23°C | 830 | J/m | ASTM D4812 |
23°C 3 | 56 | kJ/m2 | ISO 180/1U |
装有测量仪表的落镖冲击 | |||
23°C, Energy at Peak Load | 11.4 | J | ASTM D3763 |
-- | 2.49 | J | ISO 6603-2 |
热性能 | 额定值 | 单位制 | 测试方法 |
---|---|---|---|
载荷下热变形温度 | |||
0.45 MPa, 未退火, 3.20 mm | 260 | °C | ASTM D648 |
1.8 MPa, 未退火, 3.20 mm | 247 | °C | ASTM D648 |
1.8 MPa, 未退火, 64.0 mm 跨距 4 | 221 | °C | ISO 75-2/Af |
线形热膨胀系数 | |||
流动 : -40 到 40°C | 3.8E-5 | cm/cm/°C | ASTM E831 |
流动 : -40 到 40°C | 3.9E-5 | cm/cm/°C | ISO 11359-2 |
横向 : -40 到 40°C | 7.9E-5 | cm/cm/°C | ASTM E831, ISO 11359-2 |
沿革 最早工业化生产的聚酰胺品种是聚酰胺66(即尼龙66),杜邦公司W.H.卡罗瑟斯于1937年公布了*个专利,制得聚酰胺纤维(尼龙丝)样品,1938年建立了试验工厂,1939年工业化生产装置投入运转。当时聚酰胺主要用于生产纤维、绳索和包覆材料。*次世界大战中这些材料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,战后生产了薄膜和塑料。1941年,聚酰胺6在投入生产,随后又开发了聚酰胺610。1950年开发了聚酰胺11。1958年中国试制成功聚酰胺1010,苏联试制成功共聚酰胺。1966年,在联邦赫斯化学公司大规模生产聚酰胺12。1972年,杜邦公司又实现了芳香族聚酰胺的工业生产。70年代以后,聚酰胺的改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,特别是石油化工的发展,聚酰胺的原料路线转向石油,成本逐年下降,产量逐年增长,使聚酰胺发展成为一类品种多、能够适应于多种用途的高分子材料。
PA66 基础创新塑料() RF0057E
PA66 基础创新塑料() RF0057E
PA66 基础创新塑料() RF0057E